仪征市新集镇退伍军人服务站春节前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岁月情暖迎佳节,走访慰问见真情。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江苏省仪征市新集镇退伍军人服务站在镇分管领导李娟副镇长率队下,站长朱春香组织儀拥军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积极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活动,把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立功受奖现役军人、现役军人家属、困难退役老兵、烈军属、抗美援朝前辈老兵各类代表心坎上,让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老兵和爱国双拥工作,在乡村大地鲜花盛开、双拥赞歌美曲悠扬传播。
新集镇退伍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和儀拥军志愿者往汽车车座和后备箱装满慰问物品,驾车奔赴在通往优抚慰问对象代表家的途中,一路双拥花之歌,如鲜红的花瓣,飘香悠扬满新集镇双拥康庄大道,情系尊军爱军拥军关爱老兵伟大的社会事业和国防工程建设繁荣昌盛,为祖国强盛、强军强中国梦而奋进!
新集镇分管退役军人工作的副镇长李娟,当日提前出了家门。她身体不舒服,上班前,就赶到医院看医生,将药片盒放在车座包里,赶紧打电话给服务站工作人员周倩:我还有几分钟就到约定地点了。你们先出服务站,咱们先兵分两路慰问,我与朱站长一组,你们服务站两位工作人员和老兵志愿者一组,先慰问部分现役军人家庭和困难退役老兵及现役四有军人家庭,然后再电话联系,再约定地点结合,集中去慰问今年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军属、抗美援朝老兵和革命烈士家属。
老兵志愿者:李镇长、朱站长,我跟随第二组拍摄图片视频,不能为你们记录慰问工作图片了!
李副镇长:我们俩不用,我们只要看到老兵们收到镇党委政府对他们关心慰问时开心欢乐的笑容即行,我们自己会为老兵们拍好幸福迎庆新年喜悦的图片的,草根老兵(大家都喜欢这么称老兵志愿者的笔名和微信名称)!
大家手提慰问品,连续爬楼梯,急切想见到被慰问的军属;心怀光荣职责,尊崇军人职业,做好军人后方亲人保障,方使前方强军梦想飞歌,军人安心建设国防;他们尽管气喘吁吁,但脚下有种力量在升腾。
慰问团队刚到现役军人任广旭家四楼门口,军属就开门热情相迎,热忱招呼大家。大家一进门,就看到任广旭家客厅墙上还挂贴着大红立功横幅。李娟副镇长触景生情,亲切地握住现役军人任广旭母亲的手,高兴地与她拉呱起来:一个月前,我们来过您家,为你儿子送立功喜报,挂立功条幅,今天来春节前慰问,一进门就看到这大红的立功条幅,很喜庆,为新春佳节增添了很多喜气洋洋欢乐氛围和红红火火幸福生活的吉祥!真喜庆!过年期间,亲友来拜年走动,也来沾沾您家喜事!
军属任广旭的妈妈:是的。我们全家人和亲属和朋友就是这么想的。一来过年家中有喜庆氛围,上面有儿子的名字,春节就象儿子在我们身边一样陪着我们,一家人心里团团圆圆的。二来亲友他们得知我家儿子在部队荣立了三等功,党委政府来送喜报,挂大红横幅,他们看到后,都一致请我们家先挂在墙上,春节来拜年走动时,大家都想与喜报和这条大红横幅合张影,尤其让亲戚好友正在上学的孩子们站在横幅前合个影,大家都希望沾沾喜庆,图个新年吉祥如意!
现在全镇还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仅剩两位了!他们可不仅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宝贝,而且是我们镇红色老兵宣传教育学习最好的教材,是我们学习和崇敬的榜样,是最可爱的人!副镇长李娟与大家一起拎着慰问品,在楼底下边走边与同行的镇服务站工作人员交谈,就连爬楼梯时还重复其中一句全镇只有两位这样的老兵了。她们爬楼梯急促有力的脚步声,似乎彰显了急盼见到他们心目中一直敬仰的英雄老兵李庭华。
儀拥军志愿者拍,为了能多保留下一些鲜活鲜红多形式的素材,不断变换手机拍照和摄像的手机健盘功能,其中,不凡错过了一些非常精彩的视频原声录制。
他们来到李老兵家门口,缓口气,轻轻叩响老兵家的门,因为服务站工作人员经常来探望和关心老兵,都知道他已93岁高龄,时常卧床静养吸氧气袋,尤其多餐少食休养生息,轻叩门,不惊扰到老兵养心休息,每次工作人员上门,都事先与老兵的家人取得联系,把服务老兵的工作做到细微细致。
李老兵一听说镇领导和服务站工作人员节前又再一次来看望和慰问他,他先招呼家人赶快开门迎接,自己拔掉供氧气管,在老伴的搀扶下步履比平时行动加快了点走到客厅。
李班长!李老!我和朱站长、服务站工作人员,还有老兵志愿者,一起来给您拜年啦,李娟副镇长上前一步恭敬地与李老兵热情握手问好致意!退役女警官、镇人武干事兼服务站工作人员张靓洁情不自禁地举起右臂还向李老兵行了个军礼,常来往李老兵家的服务站工作人员周倩轻轻地叫了声李爷爷好!
李老兵及家人热情迎接大家,但他们家客厅墙上李老兵的一排照片富有特色:老兵峥嵘岁月着旧军装行军礼和服务站为他庆祝90岁生日时拍的照片,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家仰慕敬重老兵的眼球,大家都主动上前围观,李娟副镇长虔诚敬仰地用手机连续拍了几张,跟随大家都抓拍了墙壁上李老兵家中这一道独特″红色风景。
现场慰问人员一起围着李老兵身边坐下,李娟副镇长关切地先关心老兵的身体健康和家庭生活,了解共同生活的亲属状况,并向他宣传优抚政策,细致询老兵有无困难。李老兵已93岁高龄,服务站之前给他已配了助听器,但跟老兵聊天,声音还要尽量大声点,他才能听清楚,关照李老兵,服务站工作人员周倩时常到他家来看望他,对他情况相对来说比较熟悉,有什么困难和需要就跟周倩讲,有时间到服务站走走看看坐一坐,见证服务站服务老兵工作的新面貌。
老兵从上衣口袋里先是掏出一张折叠齐整的制式格纸递给李镇长,大家都伸长脖子认真阅读,原来是之前服务站登记和采撷的老兵信息,上面还盖有专用印章,老兵请工作人员复印了一份,一直贴身携带,时常打开回顾自己难忘的军旅生涯历程,依然以一个兵的姿态和本色要求自己,义务宣讲自己亲身经历浴血疆场的红色故事,教育和影响后代和前来看望他的党员干部群众和在校学生。老人常说的一句话:一日为兵,终身为兵;老了,只要活着一天,还是一个兵;哪天和那些英雄老战友汇合了,我还是一个兵。
接着,老人又从口代里掏出了一个帆布布袋和两枚当年抗美援朝时期的纪念章,物件上都印刻有代表当年战场硝烟味特色的文字和图案。现场人员的目光一下子齐聚桌面的″红色老物件,纷纷身体前倾凑过来用手摸摸,轮留拿着手上端祥翻阅,都好想聆听老兵更多当年战火纷飞、冲锋陷阵的英雄战斗故事,纷纷用手机拍照留念,似珍贵文物和资料保存相册收藏。
李镇长从儀拥军志愿者老兵口中得知老人曾参加过著名的上甘岭战役,而且和著名战斗英雄邱少云同在上甘岭战斗过的英雄老兵,战场上向敌方阵地激烈冲锋时,老人和战友们在战斗指挥员指挥下,根据地形地势现场因势利导,熟练运用战术,不少战士身子是由山顶往山下滚着往前冲锋,避开敌方咆哮过来雨点般的子弹,离敌方单位距离,从敌人射出子弹抛物线孤度下,迅猛起身往前边冲锋,边向敌人射出致命又精准的子弹,既有战场杀敌实效,又不浪费子弹,还能确保战斗人员生命安全。
大家现场听了老人当年战斗中战术精篇,又是著名上甘岭战役,与著名战斗英模同战一个战场,纷纷向老人投去崇敬无比的目光,李镇长此时或许因为感动,几乎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有点穿越时间,回到她大学时代,年轻人无比崇尚军人职业和英雄战斗人物的情感,她重新把帆布袋捧在手上摸了又摸,把纪念章放在手掌心里,用另一只手捻起来与围观过来的人员一起,再一次细品老人过去战斗岁月和现场烟火弹片飞舞的故事,突然用地方普通话喃喃地感慨:爷爷他们这一代军人,是最可爱的人!我们学生时代课本教科书上学过《谁是最可爱的人》文章,爷爷您就是我们当年课本上最可爱的人之一啊!军人永远是时代最可爱的人!是我们最为眷顾的人!
大家一番激动感慨之后,又重新回复到对老人温馨的关心!一旁的朱站长刚接任不久,手中还捧着老人老兵信息登记表复印件在反复地阅读,似乎在强迫自己快速铭记老人军旅岁月历史痕迹和复员回乡投身家乡建设服务的信息!
大家都很想从老人口中多聆听一些当年英勇战斗故事,接受老兵精神、英雄故事更多的红色教育和红色基因传承。但考虑到老人健康有午休的习惯和吸氧的需要,已过了镇里食堂吃午饭点,心意和祝福已送到,准备撤离。
儀拥军志愿者老兵,是民兵书屋创办人及民间新集镇退役老兵爱国拥军小分队创办人、负责人,多次随服务站慰问和采访过前辈李老兵,又多次组织民间小分队来慰问过李老兵。其中,这次服务站工作人员中张靓洁人武干事,是名边防干部,也是退役老兵爱国拥军小分队成员,于是,儀拥军志愿者老兵提议由李镇长和朱站长搀扶老人站起来,其他工作人员围着老人,他们两位后辈退伍军人以军人特别的最高礼仪礼节,向前辈李老兵庄重地行了个标准的军礼,表达对前辈老班长无比的敬重和问候!随后大家与老人合影留念!
临别,李镇长再一次与老人握手,亲切地说:祝老班长春节快乐,健康长寿!表达了她和大家对英雄老兵无限的敬意和尊重。李老兵或许事先打了腹稿,还现场编了几句压韵的祝福语,欢送现场慰问人员!
随后,李镇长又带大家慰问了革命烈士的家属,送上党和政府对烈士家属的关怀、新年慰问和祝福。
第二天,李娟副镇长依然激动不已,感慨颇多,她在微信朋友圈,配图后,发了一段发自她内腑感慨的文字和九张图片。本栏目编辑截图了她的文字部分。
新集镇八桥村现役军属陈修琴兵妈妈,她是新集镇公益民兵书屋民间国旗班成员,新集镇退伍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镇人武干事、退役干部张靓洁不仅是民间国旗班成员,而且也是民兵书屋退役老兵爱国拥军小分队成员。
当天下午2点,民兵书屋民间国旗班班长、退役老兵爱国拥军小分队负责人、江苏省优秀退伍军人志愿者姜士明带着事先备好的慰问品,在成员张靓洁陪同下,慰问了八桥村现役军人军属兵妈妈陈修琴,现场并与节前回乡省亲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个人、新疆武警部队丁爱平少校交流了双拥、法律和民族等方面的工作,并诚恳地向模范军人学习、讨教,汇报了他在家乡有关爱国拥军、法治矛盾调解、民族团结方面工作,尤其关爱帮扶来仪征发展的少数民族个体工商户及其子女就学所遇到的困难、义务为少数民族人员寻亲等。现场丁少校对家乡新集镇退伍军人服务站和民间自发组织的爱国双拥工作和关心民族团结的热情给予了高度好评!!
姜士明,55周岁,笔名:草根、老兵新思路、乡村老兵,艺名:兵歌,农民电焊工,退伍军人党员,仪征市新集镇联盟村党总支第一网格党支部委员,公益民兵书屋创办人、负责人,在家升国旗坚持已30年,全国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江苏省优秀法律明白人、江苏省优秀退伍军人志愿者、扬州市时代新人.最美抗疫先锋、扬州市全民阅读推广人、扬州市退伍军人思想政治宣传员及、仪征好人、仪征市首届最美退伍军人、仪征市退伍军人特邀宣传员、中国作协文学教育中心创作员、仪征市作协会员、《今日头条》专栏编辑等。